撰文/蔣秉橙 實踐師
數位時代,人才培養的方法也與時俱進

來到21世紀以後,網路光纖早已在這個時代裡發光發熱。尤其在企業營運當中,網路科技更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各種環節中成為輔助企業與協作的最佳工具,不僅達成訊息上的快速連結,更讓資訊得以被迅速的整合。而對於投身企業管理顧問的我們來說,若以企業的角度來看待數位時代,我們會發現,若想做到快速反應市場,並且將公司價值廣泛的推展到市場中,如何透過網路數位的管道進行處理,亦是各個公司組織需要審慎思考的環節。

在另一方面,如果要將公司各項價值持續向上發展,組織內部的人才培育與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從各部門職務執掌所運行的任務作業至日常管理項目,每一個環節的人力都具備有一定的要求。而因應數位時代的到來,人才的養成也從過去實體課程學習為主,走到現在的線上雲端化,尤其因應疫情又更讓雲端課程大幅度的發展,現今的企業教育訓練從課程到教授方式都發生了許多的改變。
 

上表是捷達優對線上及實體課程簡單做出的一個比較。企業對於人才發展的培養,除了需要去思考及釐清培訓的目的外,預計投入的方式與運作渠道,也是在規劃人才發展中,需要好好評估的地方。實踐師建議,對於兩種類型的課程內容與培育機制,都進行相關的設計,並配合相關的培訓目的去做後續的展開,會是較為全面的方法。

後疫情時代在新冠肺炎的肆虐下,帶來全球經濟運作上的紛擾,連帶使得許多公司組織的工作模式以及人才發展策略受到影響,也使得職場生態隨之變化。疫情首先限制了實體接觸的產業,而服務業便是受創嚴重的受災戶之一,非實體接觸的產業如電子商務、外送平台與線上學習平台相對來講反倒是受惠的一環。對於疫情所帶來的衝擊,或許我們更可以藉此停下來思考,如何在自身的公司營運中更著重遠端線上的經營模式,以及線上溝通的強化。除了因應上述提及的疫情影響,更趁此機會加強企業的數位化腳步,搭配全球化的趨勢,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做出良性的調整。

企業的數位轉型是個相當大的議題,回到文章的主旨,企業如何應用數位化做好人才發展,捷達優建議可以從三構面與三做法著手進行,將數位學習與人才培育做緊密的連結,以利於營運上的發展。說明如下:

三構面:
 
  1. 策略構面:人才的培育與發展,一直以來都是企業營運中,需要重點訂定的一環,因此建議公司在發展營運時,將各個部門所需要的人力配置進行盤點。並以公司營運發展的目標做為基礎,列出達成目標所需要的人力與職能後,回頭來思考人力現況與目標上面有何差距,有了差距是應該招募新人、還是培育舊人,以此訂出進行提升的策略。
     
  2. 計劃構面:當策略構面定義了發展目標,接著就是將策略細展成各項行動方案、目標與各項衡量指標,用以搭配在策略開始運行後,可被衡量的機制及追蹤的結果等,整理於運行計劃管理中。
     
  3. 行動構面:開始實際操作,實行計劃內所提及的方案、衡量指標,當中追蹤回饋及審核是不可少的一環,用以確保計劃能夠被有效進行。而組織發展的數位應用,若是要其穩定發展,在行動構面的環節勢必不可少,要記住,所有的變革(數位發展本身亦是種變革),都建立於持續改善與執行。
而三個方法則是在行動構面需要被執行的,捷達優也以下方的項目來進行說明:
 
  1. 設計平台:當擬定好目標與行動計劃後,因疫情時代的關係,在培育人才上進行強化時,可以運用線上平台進行課程規劃與安排。例如在Google雲端、Youtube頻道、HR系統、公司內網…等空間,進行課程影音的上載,讓人員隨時能夠上去觀看;若是內容比較即時的課程,或是想要人員們一同討論的情況,也可以搭配Zoom、Google meet、Teams等各種視訊會議軟體,來進行課程教授。
     
  2. 發布資訊:在課程進行前,如何讓公司成員得知課程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捷達優在實務輔導上也不乏看到企業的內部訓練課程被錄製完成之後,卻沒有成員進行課程參與的例子,實在可惜。若是能利用Line群組、公司內部mail、HR系統、EIP系統…等,進行相關課程資訊的發布,情況就能獲得很大的改善;亦有公司會進行內部社群平台的設計,可以看到各成員的課程進度或是是否已完成課程,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3. 持續改善:組織人才的發展培養,並非是一蹴可幾就能夠完成的。同樣,導入數位平台進行人才培育的協作,也需要持續就平台本身與成效是否良好,來進行持續的評估。因此,「持續改善」這樣的關鍵思維,是有必要抱持著的。
 

數位化時代裡,人才的發展規劃不能只靠成員被動地接受資訊,想要重新翻轉組織的共同思考,不論是培育方向到細部教育方式都需要被改變。持續鼓勵人才、累積發展能力,將提升能力後的結果,反饋在組織運行裡,是企業發展中需要持續進行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今企業的教育訓練逐漸從線下走到線上,方式縱然有所不同,但對於組織人才的發展目標不會改變,企業仍然需要持續思考,公司企業要如何做好人才訓練,才能培育出敏捷且能夠適應多變環境的組織成員,以將當前的處境轉化成為企業未來的機會。



延伸閱讀: